媒体中心
供暖全面启动,LNG下游需求预期增加,市场看涨情绪浓厚。从11月15日开始,北方全面进入供暖期。据中国天然气网显示,11月12日到17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冷空气势力加强,部分地区出现降雨降雪,且未来几日寒潮依旧存在,下游需求有增加预期,整体市场成交氛围尚可,上游尝试进一步推涨。
该机构还表示,黄冈延期复工、延长临镇站检修、陕西杨凌作为储备调峰先保民用、宁夏宏兴等上游液厂停出,供应量进一步减少,市场价格有明显推涨。
近日,中石油发布消息称,2019年预计生产天然气1160亿立方米,增加近70亿立方米,是近年来增产量最大的一年,有力支持我国冬季天然气供应。
中石油表示,其已全面进入冬供模式,从国内增产、增大进口、加快互联互通工程和储气库建设等方面入手,创下数个历年之最。“中国石油将集聚多方力量,调动国内外资源,确保民生用气一方不少,合同用气一方不欠。”
中海油方面,集团公司近日召开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暨2019~2020年供暖季天然气保供工作启动会指出,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和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更是重大民心工程。中海油供暖季前期工作准备充分,但今冬明春供暖季天然气供需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加强统筹协调,按计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中海油表示,继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做好冬季保供期天然气的稳产、增产工作;加大协调力度,积极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如期投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天然气生产14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3%。10月,天然气进口652万吨,同比下降10.6%,增速由正转负,上月为增长8.0%。1~10月,天然气进口7771万吨,同比增长7.9%。
目前来看,寒潮即将过境,天气或将有所回暖,再加上海气、川气价格不高,流通范围较广,挤压陕西、内蒙古、宁夏流通范围,上游谨慎调价,市场价格推涨有限,但考虑到冬季天气对市场影响较大,整体市场价格或将震荡上行。
我国天然气发展的起伏比较大,最近一次的低迷期发生在2015~2016年,年均增长率只有5%左右。随着2017年“煤改气”及“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等政策的出台,天然气消费出现了连续两年15%以上的高速增长。可见国家政策在天然气市场中的作用。但此次会议做出的调整并不应看做对市场的重大打击,而是国家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开出的一剂良药。
从2017年发生供气紧张以来,每年冬供都备受关注。上游的三大石油公司在采购方面和分销方面都承受巨大压力。一方面,由于保证供气既是社会责任又是政治任务,而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向难度更高的领域要产量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大量的进口又削弱了议价能力,因此三大石油公司在上游承受着较高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下游天然气价格尚未市场化,城市燃气也按限定的价格向三大石油公司采购,因此三大石油公司不得不低于成本价销售,并且要保证足量供应,生产经营压力可见一斑。
不仅上游企业承压巨大,下游企业也有苦衷,但主要体现在价格方面。北京燃气总经理许彤认为,我国天然气供应偏紧是常态,价格机制未有效发挥调节供需的作用。对于下游市场痛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指出,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端”的基本原则,尽快全面放开天然气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在全国建立十个左右区域性天然气现货交易市场,尽快建立全国天然气(LNG)期货交易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天然气市场体系。
如今上下游市场主体都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背负重大责任,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供应形势过于紧张,市场主体在“保供”面前都没有退让的余地。如今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的采暖部署其实是把决定权交给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如今供应跟不上消费的现状,减轻了上下游企业肩负的压力,让大家腾出手来解决目前产业链上存在的矛盾。由于目前管道气和LNG进口都以长协为主,现在企业的决策将影响未来十几年的天然气供应价格,我们会不会因为非买不可而接受溢价?在未来3~5年全球LNG供应可能出现过剩的预期下,我们要提高议价能力,就需要有说“不买”的底气。当供应充足之后,上游企业才能有富余拿到市场上自由交易,而且供需平衡时就不容易出现消费者难以承受的高价,只有不影响国计民生,价格才能够全面放开;而价格市场化之后,储气设施才能通过季节性注采实现盈利,从而激发市场主体建设储气设施的积极性;调峰能力提高后,季节性价差和断供风险将相应减少。
总之,中国天然气市场要健康发展首先要解决供应紧张的问题,否则改革很难推进。所以适当降低天然气消费增速是目前解决供需失衡问题的“非常举措”,对行业长期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副总经济师吴刚强在10月15日的行业会议上表示,预计201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速9.8%,表观消费量3070亿立方米。在经历了前两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增速降至10%以下或许是中国天然气行业从快速增长到稳健增长的转折点。笔者认为,天然气的发展前景依然美好,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要体现在质量上。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www.chinal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