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疫情之下,油气生产遭遇极端挑战,石油公司承压负重、步履维艰。挑战也是机遇,重压之下,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另一扇窗……"向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今年国际石油公司的关键词。目标笃定,大刀阔斧,油气能源行业正掀起一股转型浪潮……
bp CEO伯纳德·鲁尼,他上任后对bp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带领公司加速新能源转型
8月4日,bp公布了一份十年发展战略,重心不再是石油,而是决意“超越石油”。从今年以来的各种动作来看,bp这家百年油气公司在清洁能源转型这件事上“动真格”了。
在这份战略计划中,bp提出2050年以前要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暂停所有未开发过的国家的油气勘探计划,削减炼厂产能,十年后其油气产量将下调40%。与此同时,以后每年将拿出约50亿美元投资低碳领域,专做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氢能和碳捕捉、利用和封存等技术的研究,这些变化显现出其转型决心之大。
在新能源转型之路上,新冠疫情和低油价叠加“催化”让部分油气公司,尤其是欧洲石油公司的步伐迈得更大。近年来,各家石油巨头在新能源领域都有所行动,但“真刀实枪”的大动作并不多见。而今年行业环境发生巨变,对于处于危机下的石油公司而言,能源转型似乎变成一场“输不起”的竞赛。
“没有一家石油天然气公司会不受清洁能源转型的影响。”在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法蒂•比罗尔(Fatih Birol)看来,“数万亿美元金额的经济刺激计划,为全球经济大规模地向清洁能源转型提供良机。”
国际能源署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合作,制订了一个所谓“可持续复苏计划”,将在加快提高能源效率,强力推动太阳能和风能建设,推进电网的现代化、数字化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另外,邀请了全球各国能源部长讨论如何共同加快清洁能源转型,包括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国40多位部长参加了讨论。
近期,各国政府推出许多刺激计划和有利政策,为能源转型吹起“政策东风”。欧盟公布了一项高达750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优先支持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清洁运输物流、数字时代投资等“绿色”投资。今年6月,德国公布了一项规模达1300亿欧元的刺激计划,涵盖能源效率、绿色交通、氢燃料等多个领域。法国刺激计划中也重点关注绿色航空、新能源汽车等;日本决定逐步淘汰燃煤电厂;中东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太阳能;中国、俄罗斯、德国、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以氢为核心的脱碳战略。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荷兰壳牌、西班牙最大的石油公司雷普索尔(Repsol)、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Eni)、挪威国油(Equinor)、法国道达尔,以及伦敦上市的力能石油(Energean Oil & Gas)等油企均已宣布了净零(或接近零) 的目标。
普华永道旗下Strategy&Middle East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到2050年,全球对绿色氢的需求将达到约5.3亿吨,取代约104亿桶油当量(占目前全球石油产量的37%)。DNV GL对1000多名资深油气专业人士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1%的人表示,他们所在的企业已经积极进入氢能市场。
从各国政府积极出台各种政策和行业机构预测来看,行业能源转型已变成不可逆的未来趋势。bp、壳牌这些欧洲公司之所以走得更快,与欧盟在低碳和能源转型方面走得更快,以及这些支持政策密切相关。
“不论走得快、走得慢,能源转型是所有石油公司都正在面临的一个挑战。如今,在环境和气候问题上,各国政府和石油公司已经达成能源转型的社会共识,低碳成为一种道德化的约束,石油公司面临着来自社会、政府、股东的压力。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偏好也已经发生变化,将更偏重于低碳清洁领域的投资技术,这些因素都会推动石油公司向能源转型方面加速发展。”业内新能源领域专家对《中国石油报》分析道。
值得注意的一个信号是,经历今年上半年的巨变,除了国际石油公司,俄罗斯、沙特等产油国的国家石油公司也显示出加快能源转型的决心,采取了实际行动。
俄罗斯近日发布“氢能经济政府计划“,确定本国天然气巨头俄气(Gazprom)、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作为推进氢气开发和利用的”第一梯队“。俄气将从2021年开始建造并测试以甲烷制氢为动力的涡轮机,2024年开始生产氢气并研究氢气作为燃料的不同应用,包括燃气锅炉、燃气轮机、车用燃料等。俄罗斯计划到2035年通过扩大氢气产能成为全球重要氢能经济国家。
产油大国沙特也在积极布局氢能。日前,沙特和美国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达成了一项总投资额约70亿美元的合作——“投建巨型绿色制氢工厂”,2025年投产后有望实现650吨/日的氢产量;为了方便运输和出口,工厂将应用“氢氨转换技术”。
美国石油巨头雪佛龙近期也对外公布,将投资研发核聚变技术的新创公司Zap Energy,继意大利埃尼集团(Eni)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后,雪佛龙将帮助核聚变初创企业减少碳足迹。
部分石油服务公司也配合能源转型需求,做出新的战略调整。英国石油服务巨头Petrofac近期也公布,将在本世纪末实现“零排放”目标。该公司CEO艾曼•阿斯法里(Ayman Asfari)表示,公司将在2030年实现生产过程中零排放和能源交易中的零排放,还将在生产运营中实施低碳战略,在工地现场将使用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正利用其在建造近海钻井平台的专长,投资建设离岸风力发电厂,同时投资开展二氧化碳捕捉和储存的研发。8月10日,Equinor公司换帅,曾负责公司绿色旗舰项目的安德斯•欧佩德(Anders Opedal)上任CEO,他承诺将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投资目标、加快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能源发展。Equinor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其位于挪威的主要生产基地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到2040年减少70%,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挪威国油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
风险不容忽视,能源转型需慎重推动
转型发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壳牌在过去几十年发展中,曾频频尝试新能源投资,但多次投资因利润不理想而叫停。如果石油公司在能源转型走得过快,将面临哪些风险?
首先是新能源技术带来的风险。新能源技术本身盈利能力目前还不足以支撑石油公司的发展,如果过快地转型,会影响石油公司的盈利能力。 其次,对现有油气领域投资不足可能面临未来油气供应不足的风险。目前,因疫情和低油价的影响,全球对油气需求的增速虽然放缓,但其总量仍然在增加,如果现在的投资不足,将有可能未来油气供应不足。
转型热潮之下,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则明确表示,不会跟风净零排放目标,仍将继续致力于减少其自身运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尽管这些排放量仅占化石燃料污染的10%。
应清醒看到,当前现在很多新能源技术还在发展过程中,政策力量的推动,石油公司的参与,都加速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然而,新能源的发展和石油公司传统的化石能源之间并不是绝对割裂的,双方也在探索可以实现的协同融合发展模式。
专家们还认为,虽然能源转型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各个石油公司在转型路径上的选择还要根据各自的情况,不应盲目跟风,而要慎重选择。目前bp、壳牌都提出”净零排放“目标,但都没有公布具体的零碳实施路径,其转型效果还需要看后续路径的可实施性。
对于传统石油公司而言,大步伐推动能源转型究竟是“炭中取栗”还是“浴火重生”、“化危为机”?还需冷静判断,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