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滨海LNG接收站,作为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LNG国家储备基地,于2019年5月开工建造。截至2021年6月2日,安全人工时达6524362小时。
来到古黄河入海口的江苏省盐城滨海县,在距离中国海油江苏滨海LNG接收站两公里远的地方,就能看到4座巨大的LNG储罐。
这些储罐由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造,每个储罐高约60米,直径88米,可容纳22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是国内最大单罐容积的LNG储罐项目。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滨海LNG接收站,作为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LNG国家储备基地,于2019年5月开工建造。
42万平方米的建造现场,目前有约2000人作业,匆忙的身影遍布在钢筋水泥或高或暗的狭缝里。而在他们身后,80多人的项目安全管理团队时刻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截至2021年6月2日,安全人工时达6524362小时。
"去根""除锈",缺一不可
2020年1月,滨海LNG项目安全管理团队筹备了7个月的安全实物培训基地正式运营。
提问:安全实物培训基地有啥用?
初步答案: 把安全培训从“纸上谈兵”变为“实战演练”。 再具体点? 将日常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细节放大。 放大之后呢? 把如何避免出现事故的方法具体化、系统化展示出来。 最终要达到什么效果呢? 帮助作业人员提升辨识作业环境风险和解决隐患的能力,从根源上避免安全事故。 小到电箱接线测试,大到两米多高的高空坠落培训,安全培训基地室内外共有根据不同工种定制的3个类型18个模块的培训项目,其中包括基础理论培训、作业实物体验和事故VR(虚拟现实)情景等。 每个施工人员在进入接收站作业前,都要通过安全培训考核,否则无法获得接收站准入资格。一位项目经理告诉记者:“不仅进场前要考,中国海油要求所有施工人员每隔两个月再‘回炉’重考一遍,这是我工作十几年来见过对安全培训要求最严格的单位之一。” 安全培训基地自投用至今,累计入场培训553场,7100人次,累计专项复训320场,7194人次;基地使用率1.8次/天,人均受训为2.2次。 “自己人”为何被拒之门外? 接收站项目工程师张琭从北京出差回到接收站建设现场,进门时被“铁面无私”的智能门禁系统拦住了。 工卡验证合格、人脸识别正确、检测体温正常,但因未佩戴安全帽,不符合“人脸、卡证、PPE(个人保护设备)标准穿戴”的验证要求,“自己人”也会被拒之门外。 智能化设备不讲情面,却是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增强系统性保障能力的绝佳辅助。2020年4月,滨海LNG项目“智慧工地”系统正式上线,智能门禁系统、车辆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和安全定位系统也成为隐患排查工作中的“四大护法”。 车辆管理系统具有自动识别合格车辆、场内超速抓拍等功能,并对车辆状态和驾驶员驾驶行为进行清单化管理。 安全定位系统实时掌握安全管理人员的位置信息和历史轨迹,作业人员出现紧急情况,可通过报警系统及时获得帮助。 人员管理系统除显示工种、年龄、单位等基本信息外,可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进行自动提醒,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入场筛查工作提供便利。 先“罚”制人,却能聚人心?
从全局出发谋划部署,于细微之处排查隐患。滨海LNG项目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生存之本常抓不懈,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进程。
本文来源 | 中国海油
文字 | 徐昕联 张琭